4.1 墙体拆除
1.1.1 工艺标准
l 施工中,严禁擅自改动建筑主体、承重结构或改变房间的主要使用功能
l 严禁擅自拆改燃气、暖气、通信等配套设施
l 严禁拆除顶面横梁
l 严禁拆除连接阳台的配重墙体
l 墙体拆除时,必须在墙面划线,标记好所需拆除部分具体数据,由设计师确认后方可施工
l 切割机根据划线标记对墙体抹灰层进行切割,然后电锤对拆除结构进行拆除
l 拆除部位边缘位置需垂直、平整
l 拆除面出现钢筋,则必须用切割机顺拆除面切割平整
l 卫生间厨房垭口拆除时,如拆除部分有线路存在,则必须保留原始管线不受破碎
l 墙体拆除后,所产生的垃圾需装袋处理
l
![]() | ![]() |
施工人员佩戴好防护用具
1.1.2 验收标准
l 拆除的墙体与图纸或变更后的一致
l 拆除墙体截面平整
l 墙体截面无钢筋突出现象
l 拆除后的线管中线头无裸露
4.2 砌墙,抹灰,立管包管,烟道包管
4.2.1工艺标准
l 砌墙开始前去除所有的地表杂质,地面洒水浸润,以加强连接性。
l 厨卫的新砌墙,需要先砌造倒地梁,防止漏水。
l 所用砖块完整无断裂。
l 新建墙体与旧墙体交界处需要拉结钢筋,增加连接强度
l 严禁使用碎砖,转角设置马牙搓,三层标砖垫底,中间错缝砌筑,顶部标砖斜卡。
l 为了防止后期墙面开裂,新旧墙体交接处必须铺设加强网(钢丝网或网格布)且宽度不小于300mm。(个性化需求)
l 在挂网处理之前,应该将旧墙体的抹灰层剔掉15~20mm,然后再挂钢网抹灰
l 刷涂料处水泥砂浆应低于墙面6~8㎜,以便后续刮腻子处理平整。
l 为了稳固性,新建门洞必须增设过梁,建议使用钢筋混凝土的成品过梁
l 过梁两段深入墙体内的距离不能过短,要求长度不能少于250mm
l 门(窗)梁超过2米时,梁中间用顶柱进行支撑。
l 如有需要,包立管在截门处预留检修口。
4.2.2验收标准
l 新砌墙体要垂直地面,砖体水平面一致,接缝均匀整齐。
l 墙体坚固牢靠,无空鼓现象。
l 平整度和垂直度达标,用2米靠尺检查,误差不超过3mm。
4.3 防水
4.3.1工艺标准
l 扫净表面灰尘。
l 将基层处理平整,不允许直接在有裂缝或坑洼的墙面刷防水。
l 底部墙角做造弧处理。
l 刷防水涂料时要涂抹均匀不能漏涂,至少横刷一遍,竖刷一遍,墙角、下水道周围要专门进行加强涂抹。
4.3.2验收标准
验收时间:在***后一遍防水涂料刷完12小时后,防水凝固后进行。
地面验收:闭水试验。具体操作:封好门口及下水口,地面蓄水3-5厘米做上记号,24小时后水面无明显下降,楼下住户房顶没有发生渗漏。若验收不合格,防水工程必须整体重做。
墙面验收:泼水测试。具体操作:盆中盛水泼向墙面,等待10分钟检查水滴是否流到地面,墙面是否有吸水、渗透情况。若验收不合格,防水工程必须整体重做。
4.3.3防水区域建议(以下为建议的防水区域,具体以客户需求为准)
卫生间 | 地面 | 全部 |
墙面 | 1.8米高 | |
厨房 | 地面 | 全部 |
墙面 | 0.3米高 | |
开放式阳台 | 地面 | 全部 |
墙面 | 0.3米高 |
4.4 下沉式卫生间回填
下沉式卫生间底部一般下沉40cm左右,同层排水是为了方便卫生间的排水布置,降低卫生间排水噪音,但对防水的回填和防水工艺要求较高。
4.4.1工艺标准
l 池底防水
横竖刷两遍防水,要连墙体一起做,墙体做的高度至少高出沉箱上沿30厘米。
l 隔断架空
红砖或混泥土做隔断架空,把沉箱分成若干个400*400左右的格子,防止上面混凝土层下沉。
l 填充陶粒
用铁丝网把二道排水口封闭,然后填充陶粒,不用压太紧,陶粒不承重。
l 布钢筋
在格子上方布上一层由直径5毫米钢筋组成的200mm*200mm见方钢筋网
l 倒制混凝土层
40毫米厚度的C25细石混凝土找平,此层要做泻水坡,做两遍防水涂料,连墙体一起做,防水层干了之后做防水测试。
4.4.2验收标准
l 地面底层、面层和墙面防水标准见4.2.2
l 地面坡度检查。地面泼水,水自动流向下水口,地面没有明显的积水。
l 下沉式卫生间回填必须进行过程控制,工程负责人要在关键点拍照证明。
4.5 墙面凿毛处理
4.5.1 工艺要求
l 铲除需要进行墙砖铺贴墙面的腻子、涂料、瓷砖
l 铲除后的墙面基层用机械凿毛机、云石机或人工用斩斧、錾子凿毛,增加与后期砂灰层的粘合力
l 凿毛深度5~10mm
l 凿毛痕的间距为30mm左右
l 凿毛率不低于90%
l 凿除后用钢丝刷或除尘设备将表面浮灰清理干净
l
![]() | ![]() |
用高压水枪冲洗晾干后进行瓷砖铺贴
4.5.2 验收标准
l 凿毛墙面无大面积遗漏
l 处理后的墙面表面无浮灰、油污现象
l 墙面基层无松垮、掉渣现象
4.6 瓷砖铺贴施工
(含门槛石,窗台石,飘窗石)
4.6.1工艺要求
l 总体流程顺序和用料情况如下:
l 铺地板、瓷砖前要提前考虑两个区域高度差的问题,提前规划找平和贴砖厚度。用水平仪测量时,如果发现原墙地偏差过大,需要及时向客户预警风险,项目经理与客户一起确认***佳贴砖方案。
l 按瓷砖性能和美观要求留缝,避免鼓起和断裂。
l 瓷砖打孔要用专用的开孔器。
l 按客户要求进行倒角处理
l 墙压地和地压墙工艺
l 瓷砖踢脚线铺贴
4.6.2贴瓷砖验收标准
l 表面洁净,纹路一致,无划痕,无色差,无裂纹,无污染,缺棱掉角等。
l 有排水要求的地面,坡度合理,排水顺畅,无渗漏、回流和积水现象。
l 地砖与墙角交接处缝隙合适,踢脚线能完全将缝隙盖住。
l 地砖平整度用2M靠尺检查,误差不得超过2mm,相邻砖高差不得超过1mm。
l 铺贴必须牢固,空鼓率控制在总数的5%以内,单片空鼓面积不超过10%,主要通道上不得有空鼓。
4.7 地面找平施工(5cm以内)
4.7.1选择合适找平方式
地面找平可以分为两种,水泥砂浆地面找平,自流平水泥找平。根据现场需要选择合适的找平方法。
4.7.2 工艺要求
l 基层清理→冲洗干净→弹水平控制线→刷素水泥浆一道→抹找平砂浆→原浆压光→ 养护→ 质量检查→ 成品保护
l 水泥砂浆找平层的厚度不应小于20mm;
l 找平砂浆的体积配合比为1:3
l 在铺设水泥砂浆之前,应涂刷水泥浆一层
l 木刮杠刮平后,立即用木抹子搓平;
l 砂浆终凝前,用铁抹子进行压光处理。
4.7.3验收标准
l 水泥砂浆面层与基层应粘结牢固,不应空鼓;
l 水泥砂浆面层表面应密实压光,不允许大面积裂缝、脱皮、起砂;
l 用2米靠尺检查表面平整度,允许偏差3mm。